中医养生
浏览量: 1260
收藏数: 0
2022-09-05 21:10:00
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。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,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,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其长寿之道。
孔子提倡“八不吃”———“食钮而蚀,鱼馁而肉败,不食。色恶,不食。臭恶,不食。失饪,不食。不时,不食。割不正,不食。不得其酱,不食。沽酒市脯,不食”。这八不食分为三类:一、色味方面:食物变颜色了不吃,变味了不吃。二、食物质量方面:粮食陈旧了不吃,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,不新鲜的菜蔬不吃。三、制作方面: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,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,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。
孔子主张吃应季的食物“不时不食”,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、食物,这样的药物、食物得天地之精气,气味淳厚,营养价值高。在中医看来,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“气”,二要讲究“味”,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,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,才能得天地之精气,否则,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,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。
“肉虽多,不使胜食气”。意思是说,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,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。在孔子看来,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,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。
“不撤姜食,不多食”。即是说每次餐桌上,都必须要有生姜吃,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。民间有种说法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找医生开药方”。这句俗语道出了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好处。
阴阳论命 | 五行论命 | 用神论命 |
命宫论命 | 十神论命 | 格局论命 |
长相性格 | 财运事业 | 婚姻健康 |
适合行业 | 适合方位 | 相关命例 |
日柱论命 | 日时论命 | 月日论命 |